- 米袋里凭空出现的甲虫,你吃的每碗饭都可能含有它们的虫卵
- 本站编辑:帮帮拜思特发布日期:2020-08-10 16:13 浏览次数:
很多食物放久了会长毛,而大米就比较特殊了。不知道你有没有在米袋里发现小虫子的经历,尤其是在夏天,米袋里常常会出现米粒大小的米虫。
不同于糖罐暴露太久会吸引外界的蚂蚁等小昆虫,这些小虫子就像是凭空从大米中长出来一样,即便我们平时把米袋藏得很好了,仍然逃不了被攻占的命运。
当然有科学思想加持的我们已经不会相信“大米生虫”的故事,那么这些米虫是如何“凭空出现”的呢?
一切要从它们的生活习性说起,这可能会影响大米在你心中的形象。
如果仔细观察过这些小虫子的话,你会发现它们长着长长的口器,就像大象的鼻子,因此米虫也有一个形象的名字——米象。成年米象鼻虫体长只有3-4毫米左右,而它们的“鼻子”就有约1毫米长。
不过不必惊慌,目前还没有发现米象会对人类造成直接伤害,它们既不会传播疾病,也不会叮咬人,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和这些虫子在同一间屋子里和平共处。
米象主要生活在大米、小麦等储藏谷物中,通心粉等加工过的谷物食品也不例外,并以此为食。你可能会注意到大米和谷粒上的小孔,以及米袋和罐子里的谷物粉末,这些都是它们的杰作。
米象原本生活在印度-马来亚地区,通过水稻贸易去往全世界。它们是一种恼人的农业害虫,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毁坏了大量庄稼。
可见这些小虫子是有着不错的战斗力的,那它们是如何悄咪咪地进到我们的米袋里,并开启蹭吃蹭喝生涯的呢?
你或许会想到夏天装有果皮的垃圾桶也会“凭空”出现大量的小飞虫,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水果本身带有虫卵,在合适的条件下孵化、成蛹并羽化为成虫。
米象也是如此,不同的是它们将卵产在一颗颗谷粒内。雌虫会先在谷粒上钻一个与喙几乎等长的深洞,然后在里面产一枚卵,再用胶状分泌物把洞封起来。
米象的幼虫呈乳白色,没有腿,头部末端有用来咀嚼食物的口器,所以它们可以由内向外吃掉谷粒,留下被掏空的外壳。此外幼虫有一个独特的头鞘,这是成虫所没有的。
之后幼虫化蛹,蛹羽化为成虫后仍然会在谷粒中停留几天,当外壳骨化程度加强并足够坚硬时,成虫才会“破米而出”,能在外界生活6个月之久。
所以在成虫出现前,我们很少能够发现它们的踪影。于是在某一天突然看到在米堆里钻来钻去的成虫时,就会产生一种“凭空出现”的假象。
有趣的是,雌虫有时候在一颗谷粒上产的卵不止1枚,最多甚至可以产5枚,但最后只有一只米象能够活下来。这是因为当一颗谷粒中有两只以上幼虫时,它们就会自相残杀。
此时如果两只幼虫的头都朝一个方向,那么后面的幼虫就会利用位置优势咬死前面的同伴;如果它们刚好面对面,就公平竞争,提前感受弱肉强食。
不过当它们的头朝着相反方向,或者隔着一定的距离时,就会因为食物不足而发育不良,体型相对较小,羽化时间也相应延长。
即便幼虫之间有这样残酷的生存法则,也不影响米象种群的扩张。它们的生命周期很短,而且成年雌虫破蛹后3天内就能够得到交配机会并开始产卵。
因为雌虫会产生一种信息素,雄虫便会在谷粒外等待它们出现。在雌虫3-6个月的生命期内,大约会产下300-600枚卵。
除了超强的产卵力,成虫还有假死性。当米象受到干扰时,它们会把腿拉近身体假装死亡,静静地躺上几分钟,等威胁解除后又恢复活力。
所以一旦米象在你的米袋里安了家,很快你就能够在墙壁和木质地板上见到它们的踪影。
有些国家甚至将米象与玉米象列为被检疫对象,限制其传播和蔓延的范围。
不过成年米象的胸部常有不对称的圆形凹点,鞘翅上有四个淡黄色或淡红色斑点,这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识别。它们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会飞,而且具有趋光性。
事实上你在家里的任何地方都可能找到象鼻虫,它们偏爱小麦、棉花、玉米、面粉和其他谷物产品,但并不只局限于食品储藏室。
衣服上的棉织物、干花和一些植物都在它们的食谱上,花环和插花等装饰品都可以成为象鼻虫的栖息地,所以在装饰品、干花及储存的衣服上也常常能够看到象鼻虫。
此外,成虫也喜欢苹果、梨、葡萄以及其他水果。因此相比于其他的一些食品害虫,象牙虫更加令人讨厌,因为它们的食谱相当广泛。
所以当你在装有谷物的盒子或容器中发现有大量蠕虫状的幼虫或甲虫四处爬行时,就要留意这些象鼻虫是否在这里安了家,并及时采取除虫措施,不然等到上演吃货版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来不及了。
Lisa Jo Lupo. What Is a Weevil and How Did It Get in My Food? The Spruce. 2019.2.11.
Weevil Control. Bug Spray.
Rice weevil. Wikipedia.
黄建国. 米象、玉米象生物学的研究(初报)[J]. 郑州粮食学院学报, 1982, 000(001):3-12.
来源:SME科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