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虫子可是个狠角色,惹不起,躲着走
- 本站编辑:帮帮拜思特发布日期:2021-03-05 13:41 浏览次数:
隐翅虫,鞘翅目昆虫,全球共有3万多种。其实大部分是农业生产中的好帮手,是蚜虫、蓟马等害虫的天敌。只有一小部分对人有威胁、能引起隐翅虫皮炎,这类狠角色叫毒隐翅虫,全世界已报道有250 种,中国记载 21 种,主要种类有黄足毒隐翅虫、黑足毒隐翅虫和奇异毒隐翅虫等3 种。
这种毒隐翅虫最普遍,注意识别和防范
形态特征
毒隐翅虫成虫小到中型,细长,两侧略平行,或末端尖削,略扁平,外形很像大蚂蚁。整个身体由黑黄二色相间构成。头黑色; 触角丝状或棒状,较长,一般 10 ~11 节。前胸、腹基部桔红或桔黄色,有翅两对,前翅很短且坚硬,呈金属蓝色或绿色,腹部全裸; 后翅膜质,长而大,飞行时展开,静止时折叠在前翅下面。3 足黄色或黑色; 腹部除腹末黑色外全为黄色; 尾部有两个尾刺。幼虫细长,除无翅外,形似成虫; 触角 3 节; 腹部第 9 节有尾突一对。隐翅虫行动迅速,善于飞翔,如遇惊扰立即逃逸,喜孳生潮湿场所。常昼伏夜出,其夜间活动的频率受气温、风向、光亮等诸多因素影响。
习性
食性复杂,多食腐败的植物与腐烂的动物、粪肥、菌类,植物花粉、动物尸体、粪便、垃圾以及枯叶、朽木、树皮等,而且也捕食小型昆虫,如玉米螟、叶蝉、飞虱、蚜虫和蓟马等昆虫,且具有明显的向光性 ( 特别是对荧光) 和向高性。毒隐翅虫每年发生 3 代,多以成虫在避风、多草、土壤疏松的地方越冬。
越冬时间从 10 月下旬开始,越冬期间无明显的休眠现象,其活动情况与环境温度变化密切相关,影响越冬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湿度,其次是食物。
翌年越冬成虫 3 月下旬离开越冬地飞入农田、灌木、草丛中觅食,并开始产卵繁殖。7-9 月份为毒隐翅虫大量繁殖的季节。
对人的威胁
毒隐翅虫皮炎则是由毒隐翅虫体液中的毒素与人体皮肤接触引起。在病原虫发生(尤其是大发生)季节,由于夜晚灯光引诱,致虫通过开放的门窗进入室内,在人们周围爬行,常因爬行引起异样感,被人用手在皮肤上有意无意拍打、压碎或搓揉,毒汁溢出,粘染皮肤和手,手再去抚摸它处皮肤时,导致多处皮肤受害。
毒隐翅虫血淋巴含有毒隐翅虫毒素,人体接触后,会有瘙痒、灼烧感觉,一般患后能自愈,但不同的隐翅虫种类引起的症状轻重和持续时间是不同的。皮肤损伤一般3 d 后消失,大多数患者颈部和手臂侵害较严重,眼眶损害人数较少,患处成红色条索状,外观似烧伤样。严重患者伤口有水泡,少数具脓包。患者多为野外、郊区或近郊作业的人群。不同地区,隐翅虫皮炎的发生情况不同,不同地区隐翅虫皮炎暴发时间也不同,
我国为夏秋季。干燥高温,常出现隐翅虫袭击人群事件。隐翅虫皮炎是由于皮肤接触隐翅虫毒液---强酸性毒液导致灼伤而引起的皮肤炎症性反应。
皮损形态为点状、线条状、菱形、片状水肿性红斑,边界清晰,红肿上有较密的丘疹、水疱、小白点或小脓疱。
防控建议
毒隐翅虫除少部分会因为偶然的机会骚扰人群,对人体造成伤害,绝大多数类群对人体无害。另一方面,隐翅虫可捕食玉米螟、叶蝉、飞虱、蚜虫、蓟马等多种农业害虫,且捕食量大、个体多,大发生时常为上述害虫的重要生物控制因素,为一类应予以保护利用的天敌昆虫。当工作、学习与生活的场所中大量出现隐翅虫时,应积极采取驱赶、阻断和隔离措施,避免人体接触,一般情况下,不建议使用杀虫剂大规模灭杀。
在进入隐翅虫发生区域,晚上作业者尽量穿戴网状防护帽,穿长衣长裤,减少皮肤暴露,如在暴露处发现有虫体爬行,切忌拍打和压研,用嘴吹落或者手指轻轻将其弹开,及时清洗爬行部位,以免引起皮肤过敏。如需长时间野外夜间作业者,衣服负荷过多,影响工作效率时,可选择通用驱避剂,如避蚊胺、驱蚊酯和羟哌酯,涂抹暴露部位,预防隐翅虫袭人。
文章来源:农业科技知识
- 下一篇:没有了
- 上一篇:白蚁防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