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25 来源:帮帮拜思特
阴雨这么多天,终于在今天看到了太阳,好像春天也不远了,虫子也正在为新一轮的生命复苏做着准备。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磕头虫”。
磕头虫学名叩头虫,倒是和“磕头虫”这个俗名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其实这样的名字完全是与这种节肢昆虫的行为有关的,因为每当人们抓住磕头虫时,它会使劲向你点头,发出喀哒喀哒的响声,就像一个跪在地上的罪犯,正在磕头求饶,也正是因为它有此怪异的行为,所以管它叫“磕头虫”。
可以说磕头是它们独特的躲避危险的方式。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很多昆虫都有这种类似的反应,比如我们小时候在地里抓蟋蟀,抓蚂蚱,当你用手抓住蚂蚱、蟋蟀的后腿后,它的头和胸就会做“点头哈腰”状,这不过是一种昆虫的本能生理反应。
同样的,磕头虫的“磕头”行为,其实也不过是一种本能的生理反应。
叩头虫是一种善于装死的昆虫,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就会仰面倒在地上,腿紧紧地贴在身体两侧,然后突然“咔”一声,将身体弹入空中。
当人抓住磕头虫后就迫使这种逃跑行为无法展开,但逃跑动作却在持续进行,也就形成了磕头的状态。
所以这不是一种取悦敌人或者臣服的方式,而是为了让自己能够跳跃起来,摆脱危险。
不仅如此,磕头虫有此行为,和它的身体构造也有关系。
磕头虫的前胸腹面上有一个楔形突出物,正好能插入中胸腹里面的一个槽里,这就形成了一个合页似的机关。
当磕头虫遇到危险时,身体肌肉会强烈收缩,使前腹向着中胸准确地收拢,撞击地面,使身体仿佛“前滚翻”似的弹跳起来向前翻去。落下时,脚正好朝下,于是磕头虫就可以快速溜之大吉了。
当它被人捏住时,仍会产生同样的反应,但由于被捉住无法弹跳起来往前翻,只好不停地头向下“磕” ,碰到硬物就变成“磕响头”了。
好了,解决了对这个虫子的最大疑惑,崽崽还想提一嘴磕头虫的幼虫——金针虫,因为它可是重要的地下害虫。
在春季,金针虫所带来的危害很大,发生严重时,常造成缺苗断垄,导致减产。
其中,土温是影响金针虫危害的重要因素。金针虫适宜有机质少、疏松沙质土壤中,适宜的土壤湿度为15%-18%,也就是说金针虫较能适应干燥,主要发生在旱地块。
所以面对金针虫,最好的防治手段就是控制土壤湿度。当土壤湿度达到35~40%时,金针虫停止危害,下潜到15~30厘米深的土层中。
因此,当金针虫发生严重时,可通过浇水,达到防治的目的,一般先浇一遍大水,间隔5天,再浇一次水,使土壤含水量超过40%以上,即可达到控制金针虫的目的,同时还能预防倒春寒,提高成苗率,提高产量。
关于磕头虫,就聊到这了,春天即将来临,记得提前预防磕头虫幼虫可能造成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