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16 来源:帮帮拜思特
夏天的标配,不仅有西瓜、棒冰和空调,还有蚊子、蚊子和蚊子。它们身份多变,时而是皮下注射专家,时而是疾病传播大使,长时间担当夜半小夜曲演奏家,表演场地一般除了你的左耳,还有你的右耳。
只是,这些技能不仅没有让蚊子成为人类的好伙伴,反而让我们成为相见就能红眼的世仇。
在多少个夏蚊成雷的夜晚,我们左右开弓,手脚并用,不管不顾地和蚊子展开战斗,虽然我们常常可以以一对多,直接送对方致命一击,但挡不住敌人身手灵活,前仆后继,一场大战后我们也往往收到了蚊子送来的大包小包。
这样的人蚊大战不仅发生在每个炎热的夏天,而且贯穿了整个人类的演化史。作为已经有上亿年家族史的老前辈,可以说,蚊子从人类一出现就围绕在我们左右了。
只是这么长时间里,我们好像从来没有彻底战胜过对手,即使现代科技如此发达,我们也没有发现可以令蚊子在世界范围内鸣金收鼓的方法。不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对手才能让我们在以后的对战中有机会取得胜利。
蚊子(英文:mosquito),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绝大多数蚊科的雄蚊以植物汁液为食,雌蚊则外寄生于其他生物表面,使用刺吸式口器刺穿宿主的皮肤以吸取血液。蚊子的宿主当然也不仅仅局限于人类,各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等都可能成为蚊子的目标。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蚊子分别属于伊蚊属(Aedes)、库蚊属(Culex)和按蚊属(Anopheles)。库蚊又称家蚊,一般在夜间和黄昏活动。库蚊的“作案手法”比较简单粗暴,被咬之后皮肤红肿面积比较大,伤口痒且有刺痛感。
相比之下,伊蚊就比较讲究了,俗称“花蚊子”的伊蚊在白天的活动也比较频繁,飞行身法和速度都比库蚊高超不少,并且咬人的时候会事先麻醉,比较不容易被察觉,被咬后的伤口痛痒感相对较轻,消退也相对较快。
除了以上两类,按蚊也是一类非常常见的蚊子。
虽然如今已经立秋,天气凉爽,但是身边的飞舞的蚊子仍旧精神抖擞,战斗力甚至比夏天的时候更加爆表。我们常常说秋后的蚊子猛如虎,逮到人都是生扑,被咬以后更是奇痒难忍,为什么夏天的标配到了秋天不仅没有消失的迹象,反而更加猖狂了呢?
原来蚊子也是个“军事家”,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秋天的到来,表明天气即将转凉,尤其在北方,秋天是极其短暂的,这意味着留给蚊子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母蚊子不仅身负产卵重任,并且还要为自己过冬做打算,于是它们不得不抓紧这最后的机会,抓紧吸血获取营养。
除此之外,秋天带来了凉爽的温度和丰沛的降水,这不仅符合蚊子理想的活动温度(25~30℃),而且也为它们产卵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因此蚊子反而会在9、10月迎来一年中最后的活动和繁衍高峰。
直到10月中下旬后,蚊子才会逐渐减少和消失,一部分在秋天储存好营养的蚊子会蛰伏在温暖的地方,幸运而安全地度过这个寒冬,等待来年产卵。
接下来我们迎来了终极奥义,既然短期内我们无法将蚊子从我们的“亲密朋友圈”删掉,那如何有效地和它们保持距离呢?
首先,一定要从源头杜绝蚊子的产生,积极清理积水。蚊子产卵以及蚊子的幼虫阶段都是在水中进行的,因此如果家里一旦有长时间不更换的积水容器,就极容易成为蚊子的繁殖场所。所以我们应该及时清理院落里以及房间中的积水,避免蚊子在你家实现定居。
其次就是麻烦但却十分安全的物理防蚊法,包括但不限于无情铁掌,蚊帐、蚊拍、捕蚊灯等等。但是工具效果依据个人身手和蚊子密度呈现出比较不稳定的效果,建议经常在人蚊大战中始终没有办法取得成果的小伙伴,尽量长衣长裤出行,因为这可能是对你来说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了。
最后是杀伤效果最佳的化学办法,包括蚊香、花露水等等,不过对于婴幼儿以及储存食物的场所来说,完全不建议使用化学药剂来进行驱蚊。因此大家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剂量和场合。
最后的最后,送给大家一个“大招”,如果出于需要,大家不得不进入一些如密林、湿地这样蚊虫密集的自然场所,我们除了把自己全副武装,还可以携带上终极buff——避蚊胺(待乙妥,缩写为DEET,上面提到的花露水中有效成分也多为避蚊胺)。
将避蚊胺和酒精按照合适的比例混合后的喷雾均匀的洒满全身后,你会发现蚊子避你而不及,自己如同行走在无蚊之境(但要特别注意避蚊胺的浓度,如果浓度过高对人体也可能有一定损害)。
不过这种终极大招只建议大家在野外使用,室内的蚊子密度和战斗力完全不需要使用避蚊胺这样的“牛刀” 。毕竟避蚊胺的肤感体验确实相当一般,并且高浓度的的避蚊胺具有一定刺激性,建议大家不要使用纯度过高的避蚊胺产品(建议浓度 30%)。
如果被蚊虫叮咬后出现身体不适感,如高热、头疼、呕吐,神志不清,持续抽搐、呼吸不畅、皮肤出血等,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大意哦。
来源:北京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