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类种群数量估算是现代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生态学研究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研究管理各种生物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数量的相互关系。任何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数量。没有种群数量资料就不可能进行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分布和结构等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当然更谈不到如何制定研究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对有害动物的防治管理对策,以及防治效果的估计和比较等项工作的进行。
城镇鼠类的种群是生活在千差万别的人造建筑结构的环境之中,因此许多通用于非家栖鼠类或其他小型兽类的种群数量调查方法,诸如线路法、平行夹线法、小方块法等均不适用。现将适用于城市鼠类调查的几种主要方法介绍如下:
(一)鼠迹调查法
有鼠患的场所很容易找到鼠类、脚爪印、尾迹、跑道、鼠润、鼠体擦的油污和咬痕等。鼠密度高时还能见到鼠的活动。检查这些鼠迹的有无和多少是一种最方便的调查方法,适用于房屋、船舶和火车车厢鼠患程度的估计。调查的场所重点是地下室和第一层建筑、屋顶屋基四周、暗道、下水道、贮藏室等。鼠患程度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1)无鼠或鼠患很轻未发现鼠迹,若有鼠存也是最近从四周迁入的。
(2)中等程度鼠患有陈旧的鼠粪便和咬痕;夜间能见到1-2只鼠活动;白昼看不到鼠活动。
(3)鼠患严重有新鲜鼠粪、鼠迹和鼠咬痕;夜间能看到3只以上的鼠活动,或白天也见到鼠活动。
(二)粉片法
在调查的场所撤布20×20平方厘米大小的滑石粉片若干。间距5-10米,或15平方米大小的房屋布2片。翌晨仔细检查出现的爪印和尾迹。一般调查场所的面积最好能布放300块左右的粉片计算鼠迹阳性的百分率。目前我国开展大面积灭鼠工作以5%鼠迹阳性率作为标准,低于5%者为达到无鼠害的指标。也可以将调查地区所有的房屋都布粉片,调查有鼠患建筑物的百分率。当建筑物的鼠患阳性率达到2025%时就要开展全面的灭鼠工作。
(三)夹线法
在室外每隔5米放鼠夹1个,呈一条线路围绕建筑物的四周或沿围墙布放。一般需放鼠夹100个,用花生米、向日葵籽或其他食物为诱饵。捕鼠1天为100个鼠夹日,2天为200个鼠夹日。傍晚布放,翌晨收。以捕获鼠数占总夹数的百分率作为鼠密度指标室内调查,每5-10平方米面积或每间房屋布放鼠夹1个。总鼠夹数应不少于100个。同样,以捕鼠率作为鼠密度指标。
(四)饱和食饵消耗法
在调查的场所,每隔5-10米(对小家鼠2米)设食饵盒1个每日检查记录消耗量、补满原量。完全吃光的加倍补充,使每个食饵盒都有余量,不致于被吃光。连续进行10天。以最后3天或消耗量最多的3天的日平均消耗量作为鼠密度指标。将此值除以调查靶子鼠种平均体重的1/10,即可推算出近似的鼠数。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会影响调查前后的鼠密度和鼠类的行为,适于用做毒饵杀灭家栖鼠的效果评价方法。由于密度调查所用的食饵会起前饵作用,因此所得的灭鼠效果可能有偏高的倾向。克服的方法,一是改变食饵,即毒饵的基饵不用做密度调查的食饵,二是变更投饵的地点。
(五)捕捉标记释放再捕捉法
捕捉标记释放再捕捉,又叫标记重捕法。该法实际操作上有许多的改良和变异,但基本原则是相同的。这里只简单地加以介绍。
选择比较孤立的地区,种群处在相对稳定的时期,即在这段工作期间没有出生与死亡,也没有迁入和迁出等现象的发生。每日用捕鼠笼捕鼠。将捕获的个体标记后原地释放,记录捕获和标记的鼠数第二天再捕鼠,分别记录重捕已标记的和新捕的个体数。将新捕的个体加以标记后和重捕的个体一起在原地释放。第三天再重捆,再按第二天重捕方法处理,直到种群中所有的个体都标记完为止。标记的累积数即为种群的绝对数。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比较准确地得到种群的绝对数量,不干扰种群的结构和个体间的关系,适用于做灭鼠剂的效果评价和种群生态的研究。但是这种方法很费工费时,不经济,因此一般不实用。
为了节约劳力和时间,将调查工作缩到只捕鼠抽样4-5次,将每次捕鼠标记的累积数和相应的新标记率配合直线回归方程,推算种群的数量。这样就无需将种群中所有的个体都加以捕捉标记。
帮帮拜思特专业除虫公司,竭诚为您服务,欢迎来电咨询!
版权所有:www.bb-pco.com(帮帮拜思特)转载请标明出处 更多详情请咨询:4008717879